舆情反映
红网评论:督办“新官不理旧账”维护政府公信力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政府诚信是前提和基础。”近日,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姜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委依法治省办正在组织对“新官不理旧账”进行督办,实质化解执行问题,有效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加速未结案件化解,安徽省司法厅正积极配合省高院,主动对接省财政厅,加大督促调度力度,采取多项举措化解党政机关未结执行的复杂个案,并已经取得积极成效。(11月24日《工人日报》)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更替后,政策朝令夕改,出现“一届政府一套政策”“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导致上一届政府或部门承诺的优惠等政策不兑现,导致扯皮推诿、“杀鸡取卵”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组织对“新官不理旧账”进行督办,实质化解执行问题,不仅保障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也维护了政府公信力。督办“新官不理旧账”体现政府责任担当,应当为之叫好。
事实上,“新官不理旧账”现象,是“新官”甩包袱的做法。但是,此举不仅破坏了营商环境,让投资者或因政策改变而损失惨重,也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在如此营商环境下,地方政府和部门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短期内或许能吸引一部分投资者,但从长远来看,“新官不理旧账”的做法,肯定会让广大投资者感到心寒,不仅落户地项目会“折翅”或被迫撤离,也很难再吸引外来投资,进而将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将得不偿失。
“新官不理旧账”,对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来说,可谓是相互“伤害”。因此,政府为了优化了当地营商环境,一般都会通过地方立法或发文明确规定,严禁“新官不理旧账”的做法。然而,如果文件印发下去,便没有了“下文”,也没有任何监督措施保证落实,“新官不理旧账”也不会受到惩罚,那么,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依然是我行我素、“新官不理旧账”就难以杜绝。这样,明令禁止的文件,就有可能成了领导案头的摆设,最终将沦为一纸空文。由此可见,安徽省督办“新官不理旧账”的举措,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根据今年4月《安徽省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省各地各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收集各方意见,全面起底历史问题。截至10月底,累计汇总梳理形成两批专项行动问题清单共1602件(含27件不属于兑现范围),已兑现1158件,督办成效非常明显。同时,安徽省还依托“皖企通”网络平台,完成全省公共政策兑现平台主要功能开发,配合有关部门将多项惠企政策分解成最小“颗粒度”,形成政策清单,实现网上办理,非常方便。
政府部门必须杜绝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当以诚信为先,保持地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力。总之,从源头上预防,胜过事后补救。督办“新官不理旧账”还应当成为常态化,对不理旧账的“新官”进行问责,并予以严厉的党纪政纪等处罚,才能倒逼“新官必须理旧账”,从而进一步优化地方营商环境。
来源红网评论 丁家发
华夏民意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