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舆情反映

媒体融合是媒体的自我革命!华科大新闻学院院长张明新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

本文系张明新9月2日在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和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初秋时节,秋风送爽,秋意阑珊。诸位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共聚于此,即将开启人生崭新的一页。值此隆重时刻,我们在这里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学院的全体师生,和遍布于全球各地的近万名校友,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祝贺!一直以来,诸位的父母和师长们,悉心呵护、陪伴和教育你们成长,今天他们都不在现场,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的夏天非常炎热,骄阳似火,流金铄石;度过盛夏之后,就到了收获的季节。诸位同学以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在上个人生阶段,递交了最圆满的答卷。你们没有辜负前一阶段的勤奋苦读、挑灯夜战,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进入你们梦寐以求的华中科技大学。这是一所森林式的大学,风景优美,四季花开;这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学,面向未来,追求卓越;这是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勇立潮头,走在前列。今年,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迎来164名本科新生,123名硕博士新生;大家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从今天起,你们成为了学院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未来数年,你们将在这里点燃热情、绽放青春,为成就更好的明天而书写光辉的历史!

当今世界,风云变换,波澜壮阔,人类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和大国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今的新闻传播业,同样面临着大转折的关键时刻,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载体、样貌和生态,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迄今我们仍然处于病毒的阴影之下,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对于诸位同学来说,2022年也将成为你们的一种身份标识。2022年,你们在进入崭新的人生阶段后,我们将一起迎来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召开。可以说,我们在当下遇见世界与中国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未来更是藏在人们对历史的回眸与沉思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意义,对此他有很多精妙的比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生动教材”,“历史是一位智者”,“历史是一面镜子”。西方的政治家丘吉尔也讲:“你往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珍惜当下,拥抱未来,我们需要涵养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担当,勇担历史责任。 

希望诸位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涵养历史思维,增强文化自信。历史不仅是一段时间,更是文化和文明的沉淀与承载。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波澜壮阔,奔流至今。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的物质文明成果如恒河沙数,精神文明成果同样熠熠生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烁的时代,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世界历史的轴心”。中国作为同印度和希腊文明平行发展的伟大精神源头,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重量级哲学家和重要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和世界秩序的初始格局。

当我们把目光随着历史长河往后推移,会发现中国的近代史是其中最动人心魄的一处激流。无数仁人志士在救亡图存使命的感召下,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的重重考验,推动中国这艘古老而壮美的航船进入新的伟大征程,继往开来,奋勇前进,铸就辉煌。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以纵深的历史眼光,明确中国现在所处的时代方位,从深厚的中华文化资源中增强信心,深刻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积极投身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今的中国,正在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如许倬云先生所说,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兼容并蓄的胸怀,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之时,“今世所有的文化体系,都将融合于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推进全球文化交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希望诸位深切关注传媒业变革,增强历史担当,厚植专业情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新闻传播的形态业态生态持续迭代。技术成为新闻传播实践的重要推动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极大解放新闻传播生产力的同时,也改变既有的新闻传播理念、规范和知识预设。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媒体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居于更显要的位置。在“万物皆媒”的时代,媒体的数字化、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媒体正在打破与其他行业既有的边界,进一步与金融、服务、政务、娱乐、财经、电商等许多行业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今天,媒体行业正处于深度融合发展的历史潮流之中。媒体融合是媒体的自我革命,只有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好全媒体传播体系,媒体才能完成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使命,才能强化我们的国家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鹏博士,是我们的校友。作为中国媒体业的领军人物,他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展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他牵头创办了封面传媒,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中国智能媒体实践领域与理论研究的标杆人物,荣获了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在当今时代,新闻传播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已经发生了转向。我们的学院积极顺应这种历史大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新技术思维,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胜任中外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是我们对传媒业的历史担当。

希望诸位发奋努力刻苦攻读,勇担历史责任,创造崭新的人生。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诸位,你们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人生篇章,即将开始书写你们全新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每个人都要慎重落笔。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天都是独特的,再也不会在我们的生命中重现;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天都至关重要,会塑造我们未来的样子;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和纪念,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相信你们将会珍惜生命中每一个不同凡响的日子,脚下有山川江河,眼里有日月星辰,胸中有万象乾坤,创造出无限可能。你们将会在未来的峥嵘岁月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关怀人类,不断走向生命的成熟与开阔,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和舞台。

金秋十月,华中科技大学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与共和国同行,与新时代共进。”这是学校发展轨迹的历史写照。70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70载薪火相传,玉汝于成。学校始终坚持“与人民同舟、与祖国共济”,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70年来,学校培养了70多万名优秀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是勇担家庭、行业和社会责任的典范。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每一位师生紧密相关。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吴金伟,现任湖南省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党委书记。他在毕业时毅然选择到偏远的湘西工作,在三年多时间里帮助1191户家庭脱贫,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贡献。2021届博士生毕业生胡方园,在导师王溥教授指导下潜心学术研究,毕业后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国际化的视野和学科交叉的优势,让她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诸位,我们创造明天的历史,不仅要成就自己,推动行业变革,更要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和人类进步建功立业。从今往后,在座诸位都不仅是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校还将以诸位为荣。我们的校史馆里,记录了许多杰出校友的成就事迹,希望你们未来能够光荣上榜!

大学是青春成长的理想之地。在社会学家、BBC知名节目制作人克里尚·库马尔的心目中,“大学是聪明、有活力的学生成长的地方,是一个能与他人一起在口头表达、写作、表演、游戏、想象力和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共同发展的地方。在一生的其他时间,或任何其他地方,他们都不可能毫无工作和家庭的牵挂,找到那么多时间和资源来做这么多事情。任何其他形式的安排都不能理想地达到大学的效果。”同学们,在这充满青春活力和无穷创造力的校园里,期待着你们在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中涵养历史思维,增强文化自信;在深切关注传媒业变革中增强历史担当,厚植专业情怀;在发奋努力刻苦攻读中勇担历史责任,创造崭新的人生。期待你们珍惜当下,拥抱未来,向阳生长。理想连接着理想,希望延伸着希望。诗人泰戈尔写道:“一路地走过去,鲜花还会继续为你开放!”我们相信,未来数年,在以梦为马、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里,你们都将以自己的方式,在这美丽的喻园里留下独特的人生印记!

再次欢迎和祝福各位!谢谢大家!
 
二零二二年九月二日

​来源中国报业公号

​华夏民意网编辑
 
版权所有:华夏民意网   备案号:晋ICP19014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