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华夏文明金字招牌!甘肃省打造一区三园文化强省新格局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区。甘肃省统筹全省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布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2月18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文旅厅分别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进行政策解读。
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长城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批复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区,要求以华创区建设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介绍,甘肃将实施“铸魂”“探源”“守根”“塑形”行动,落实保护传承、研究发掘、文化惠民、环境优化、文旅融合、数字再现六大重点工程。“探源”行动即研究构建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揭示展现华夏文明的体系特质,提取萃取华夏文明的精髓内涵。“守根”行动即加强文物分类保护、非遗传承传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一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华创区“金字招牌”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长城、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以“一区三园”为主要抓手的文化强省建设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记者从这次发布会上了解到,近三年来,甘肃省发改委累计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7亿元,安排省预算内资金2.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0亿元,支持了220多个文旅项目建设,为“一区三园”建设提供助力支撑,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将持续深化推动规划政策落实见效、文旅项目落地实施,促进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综合甘肃广电报道内容
华夏民意网配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