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文化生活

学党史!解放前的新华社南京分社发出最强音



#红色百年话江苏# 党史有所记载,舆论工具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建国前成立的新华社是我党重要舆论阵地,史上新华社南京分社是规模小、存在时间短、工作环境恶劣的分社之一,但在处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新华社南京分社发出的声音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彼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总统府东面不远的梅园新村17号院就是新华社南京分社。当时的南京分社对传播党中央的决策,对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对团结、教育、引导各阶层民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书写了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精彩一页。

新华社南京分社是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用新闻武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有理有节的斗争。宋平是南京分社第一任社长,编辑只有杨兆麟一人,报务员有蔡明德、颜世俊等。新华社南京分社为当年的国共谈判进行大量报道,冲破敌人的新闻封锁,让真理的声音传遍四方,在当时的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6年5月3日下午5时,由周恩来、董必武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新闻组与新华社南京分社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南京分社担负着中共代表团对外宣传的职责。中央派范长江和邹晓青来代表团,邹晓青负责新华通讯稿的编印工作,范长江担任代表团发言人和分社社长,宋平转赴东北工作。同年的10月、11月间,范长江去延安任职,梅益接任代表团发言人和南京分社社长。

周恩来到南京后,领导大家出版《新华社通讯稿》。《通讯稿》成为代表团在南京唯一的新闻工具,除报道国共两党谈判真相外,主要是收抄延安新华总社的新闻广播,每天一期,多的时候一期有20多个版,约2万多字,每天印400余份,散发给各国使馆、报社、通讯社、国民党政府机关、民主党派、大专院校。中共代表团驻上海办事处每天派人来南京取走一份,在上海翻印,分送给进步团体、民主人士等。

编辑 张汉英  手机18435005555
 
版权所有:华夏民意网   备案号:晋ICP19014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