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文化生活

影响初唐诗风的陈子昂青年时代读书台


景区前山陈子昂读书台文物保护碑


入口处的山门上牌匾书有“古读书台”


中华名联:亭台不落匡山后,杖策曾经工部来


陈子昂读书台景区内的“明远亭”


景区导游图底座刻有诗作“感遇”


图中书法为“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图为古读书台景区内的陈子昂雕塑

古读书台,相传为初唐诗人陈子昂青年时期读书的地方,这是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现存陈子昂读书台为清代古建筑,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陈子昂读书台,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城北23公里处的金华山上,前山为四川省四大名观之一金华山道观,后山即为著名的陈子昂读书台。古读书台因政局变迁,战乱频仍随之衰废,后历代偶有修建,明成化年间县令郭镗立感遇亭。光绪六年(1880),知县文芳等捐资劝募,于亭前新建厅三间,翼以回廊曲槛,外置甬道门阁;亭右立精舍三间,亭后辟地增大厅三间,最后砌台竖荷叶亭一大间,建船房三间,小榭一间,已初具规模。此后基本保持原状。

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人(今属四川)。生卒约为公元659年至700年,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直言敢谏,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后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等,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子昂集校注》。

编辑 张汉英 邮箱 hxmyw99@163.com
 
版权所有:华夏民意网   备案号:晋ICP19014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