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
关注革命老区振兴!山西人支树平带着民意上两会
原题:访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支树平
两份提案,同一种沉甸甸的民意和责任
——访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支树平
春风不负年年信,又是一年两会时。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支树平带上民意,肩负重托,在3月4日清晨,再次开启年度履职之路,赶赴这场“春天的约会”。

今年他带来了哪些提案?涉及哪些重点内容?近日,中国质量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今年两会准备提交两份提案。”支树平说,“一份是关于加快建立绿色产品认证结果推广机制,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另一份是关于建立省部会商省际协商机制,加大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统筹协调力度的提案。”
笑容,写在脸上;责任,担在肩上。沉甸甸的提案,也是沉甸甸的民生清单。
加快建立绿色产品认证结果推广机制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质绿色产品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绿电”点亮冬奥场馆、低碳完成“水冰转换”、氢燃料车保障交通、临时设施拆除后仍能重复利用……处处都是低碳节能的影子,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试验场。
绿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关注、被认可、被需要,成为真正的发展底色。
在支树平的记忆里,这段场景记忆犹新——
2020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人民在世界上作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体现了党中央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活动和信用保证形式。”支树平说,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工作,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中,均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等配套标准,引导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
“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对于引导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实现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具有重要作用。”支树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已有19类近90种产品纳入认证范围,覆盖有机绿色食品、塑料制品、地板、建材、快递包装等。经测算,仅获得认证的绿色建材,每年就减少碳排放6000余万吨。绿色产品认证体系支撑“双碳”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绿色产品认证结果推广机制尚不完善,还存在社会认识不够、采信不够、扶持不够等问题。
破题关键在哪里?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推进,如何在最日常的生活场景——消费中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对话中,支树平就生产、消费两端加快建立绿色产品认证结果推广机制,提出4点建议:
鼓励全社会优先使用和采购绿色产品,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采信绿色认证结果。
综合运用产业、金融、财政、贸易等政策,支持绿色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发展。指导地方产业部门对获证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加大绿色认证产品在评选推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的考核比重。
建立绿色产品替代机制。完善相关绿色产品标准。在“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各类促消费活动中,将绿色产品认证获证产品直接列为补贴对象,引导消费者以绿色产品替代高能耗高排放产品。
加强绿色产品认证的宣传推广。结合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大力宣传节能及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开展绿色产品推广示范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和认可。
建立省部会商省际协商机制
加大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统筹协调力度
3月,老区的春天,如同老区人民一样,总在不起眼的环境里努力绽放希望。
支树平的心里,还有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
绵延的绿水青山,是革命先烈拼杀的战场。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老区如何驶入振兴发展“快车道”?如何锻造经济“硬实力”?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支树平有着更敏锐的民生触角,更深刻的民生思考:“跨省(区、市)革命老区发展水平的落后性、发展环境的同质性、行政边界的断裂性、区域关系的竞合性等特征,凸显了在这些老区建立省部会商省际协商机制、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1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发布,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提出“研究建立省部会商和省际协商机制”的要求。
“建立省部会商和省际协商机制,不仅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意义重大,对其他革命老区亦十分重要。”结合自己的调研实践,支树平直言,建立革命老区省部会商省际协商机制早有探索先例,且已具备良好基础。但总的来看,由各地自行建立的协商机制普遍层次不高,约束力不强,活动不经常,效果相对有限。
因此,从国家层面统一建立省部会商省际协商机制,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已成为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支树平建议,成立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尽早建立会商协商机制;尽快建立省部省际联席会议机制、常态工作协调机制和市县联动推进机制,为部际间、省部间、省际间加强对话交流、凝聚发展共识、协商重大事项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同时,加紧编制区域振兴规划。结合各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实际,突出统筹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接续编制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规划,为其共同发展绘好蓝图、夯实基础。
每一份提案都是沉甸甸的民意和责任。它们来自大地,沾满“泥土”,代表着百姓最质朴的心愿。
举旗心有方向,落棋胸有成竹。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共谋新发展,支树平信心满满。
《中国质量报》记者 王惜纯【两会·代表委员专访】
华夏民意网配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