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民意调查

杨天宏:北洋时期民意调查中的军阀形象

本文整理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天宏教授的讲座“从数字看历史:北洋时期民意调查中的军阀形象”。

军阀及军阀政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在主流的近代中国历史书写中,军阀系一极端负面的存在,研究者对其大多是做全称否定判断。然而,北洋时期诸多民意调查在提供这一认知客观证据的同时,也揭示出一些不同的历史面相。

民意调查是以社会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局部调查寻求全体民意的调查方法,在中国大致兴起于1920年代初。1922年8月,日本人在北京办的《顺天时报》做了一次名为“理想政府各员选举票”的民意调查。这次调查很可能是近代中国运用社会学方法就国家政治问题进行的首次民意调查。之后,各报刊、学校及社会团体纷纷效法,民意调查蔚然成风,各式各样的调查在“民意测验”“假选举”“草选举”“名人选举”等名目下展开。

有日本人背景的《顺天时报》所作“理想政府各员选举”旨在征求对大总统、副总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选举的民意。据统计,从1922年8月1日至28日,该报共收到5658张有效票。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密勒氏评论报》所做“中国当今十二伟人”问卷调查。《顺天时报》《密勒氏评论报》此举,开中国问卷调查之风,不久各地大、中学校闻风跟进,一些社会组织也不甘人后,由此形成一次大范围的民意调查热潮。

国内大专院校最早开展民意调查的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11月14日,适逢北高师成立14周年纪念,该校新创办的心理研究室决定开展民意测验,其中第2、4两问关联军阀。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军阀在民调中得票率一直较高,排位也相对靠前,其中最突出的是吴佩孚。在《密勒氏评论报》“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中,吴佩孚得995票,排在蔡元培、王正廷、张謇、黎元洪、胡适等人之前,位居第5。1920年代初的各次民意调查,军阀尚能得到29.20%的选票,但是到1926年《京报副刊》举行民意调查时,军阀在最高层级的“新中国柱石十人”投票及政治类柱石人物投票中全面败北。

结论:1. 北洋时期的民意调查提供的大量数据表明,军阀的构成是良莠不齐的。2. 军阀整体负面形象的形成,既与部分军阀的自我表现有关,也与国民党在苏俄指导下的宣传形塑有关,而这些形塑有虚有实,需要在研究中多加辨析。3. 军阀政治的腐朽黑暗与国民党的宣传有关,并不意味着对军阀以及军阀政治的肯定,事实上军阀及军阀政治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分裂割据与国家不统一。而造成分裂割据的原因并不全在军阀。

综上,将军阀制度的产生归咎于军阀本身,是一种认识论的错误。最终国民党经过长期探索,意识到中国军阀政治症结所在,实施改组,改变军队性质,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并塑造有主义的军队,使其在南北对峙中获得胜利。杨天宏教授研究中所提私兵制的军阀到党军的演变,就是历史的进步。在研究中要用发展的、变化的及长时段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走向。杨教授还提及宣传影响历史观的形成,在研究历史中要注意辨别宣传的虚实,辨析历史的复杂性。
 
版权所有:华夏民意网   备案号:晋ICP19014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