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清风
刘卓良:整治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深入整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刘卓良:深入整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 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省纪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算清这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决不放过、严查重处。”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深入整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中下更大力气、发挥更大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带来的“红利”,感受到公平正义。
深入整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忻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回应群众期盼,持续深化整治扶贫、教育、医疗、环保、社保、司法等领域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主动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治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
深入整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当前,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等领域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出重拳、下狠手,深入整治执行政策走样、服务态度不佳、办事推诿扯皮、审批吃拿卡要、工作消极懈怠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雁过拔毛、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腐败问题。特别要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全局工作,聚焦中央省市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开展监督,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大政法系统腐败问题惩治力度,坚决查处司法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行为,维护司法公平正义;常态化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促进城乡安宁、群众安乐。
深入整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要树立系统观念,坚持标本兼治,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个领域接着一个领域治,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完善“信、访、电、网”立体受理体系,积极推广交叉监督、巡回监察、一线巡村等有效做法,畅通渠道,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二要健全快查快纠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和问题线索,要快处快查、限期办结,并及时作出回应,真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监督在身边、成效在眼前。三要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分析信访形势,摸清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找准发生问题的根源,针对性地向有关党委(党组)提出整改整治建议。四要健全综合治理机制。针对一段时期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痛点、焦点问题,统筹工作力量,开展专项整治,深挖彻查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并督促推动相关部门查堵制度漏洞、规范权力运行、抓好制度执行,形成整治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山西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 忻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刘卓良
编辑 张汉英 手机1843500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