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江苏高院院长夏道虎:探索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新路径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道虎:探索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高度,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真挚为民情怀和对社会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江苏法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前移解纷关口,下沉力量资源,优化诉讼服务,形成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到诉前多元解纷,再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探索出一条人民法院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路径。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聚焦诉源治理,全省法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下好源头预防“先手棋”,着力减少诉讼增量。2020年以来,全省法院新收民事、行政一审案件增幅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值。
推动将“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地方综治考核指标体系。优化万人起诉率统计口径,建立向党委政法委定期通报制度,推动压紧压实矛盾纠纷前端治理责任。2019年,全省各市实现“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地方综治考核指标体系全覆盖。近两年,江苏万人起诉率均低于全国平均值。
推动“无讼村居(社区)”创建、“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建立健全党员干警“下沉一线”工作机制,开展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推动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2019年,全省“无讼村居(社区)”创建活动、“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干警下沉社区网格、参与调处涉诉矛盾纠纷118万件。
推进“江苏微解纷”在线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全方位对接基层治理单位,在线集约集成乡镇社区干部、网格员、法律工作者等解纷力量,推动全省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向基层、向社会、向网上延伸,实现一平台接收、多元化调处、全链条解决。目前,全省所有人民法庭和1100余家基层治理单位已入驻平台,有效激活了基层解纷服务网格。
今年初,省委平安江苏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实施意见》。我们将把诉源治理放到法院工作更加突出位置,积极融入各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慧中心和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深入推动人民法院定分止争职能向纠纷源头和前端延伸,发挥好人民法庭在源头预防调处矛盾纠纷中的“前哨”“堡垒”作用,让更多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就地化解。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强化诉调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全省法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全面深化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机制改革,重塑矛盾纠纷前端解决格局,推动形成多元化解合力。2021年,全省法院诉前分流案件89万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7.3万件,均居全国第二位。
搭建诉调对接“四梁八柱”。会同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等制定《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江苏微解纷”在线平台有效整合法院审判资源和司法行政机关七种非诉解纷力量,形成层次分明、协调联动、便捷高效、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一体化、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目前,11516名调解员、近1900家调解组织入驻“江苏微解纷”平台,在线开展调解工作。
推动构筑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全部设立“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非诉讼服务分中心”,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公证等非诉解纷资源。建立全省法院调解员名册,会同省司法厅共同表彰优秀调解员、律师工作站等,壮大非诉解纷力量。
加强类型化纠纷诉调对接。不断丰富多元化解“菜单库”,建立起30多项诉调对接机制,基本实现了民商事纠纷类型全覆盖,形成了以行业内部消化为主、行业专业调解为辅、诉讼托底的源头治理模式。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工商联等有关单位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的要求,加强涉台、涉侨、涉知识产权等类型化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截至今年3月,全省法院通过“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分流案件1.9万件。
提升调、裁融合实效。出台诉前调解案件诉讼辅助事项办理和诉前鉴定两个工作指南,将诉前调解环节无争议事实固定、送达地址确认、诉前委托鉴定等工作成果,导入速裁快审环节,全面提升调、裁融合实效。2021年,全省法院76.81%的新收民事一审案件以速裁快审方式审理,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同比上升8.4%,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8天。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纠纷解决“量”的需求急剧增长,对“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结果公正,还希望方便快捷。我们将持续深化“法院+”多元纠纷解决体系建设,巩固诉调对接成果,扩大对接单位范围,不断提升多元共治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化“家门口式”诉讼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机关承担着大量公共服务职能,要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全省法院着力打造“家门口式”诉讼服务新模式,实现诉讼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将一站式建设成果送到群众身边。
深化跨域立案等诉讼服务。依托江苏诉讼服务网、江苏微法院等平台,打造包含诉前调解、起诉立案、案件审理和网上接访在内的在线诉讼工作闭环,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高品质诉讼服务。开发全域诉服平台,借鉴银行“通存通兑”模式,在全国首推全域诉讼服务改革。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跨域立案5860件次,网上立案87万件,网上开庭21万件,网上调解30万件。
深化集中送达机制改革。各市法院全部建成覆盖两级法院的“集中送达中心”,通过“信息跑路+邮政跑腿”模式破解“送达难”。2021年,全省法院集中送达成功率为83.9%,电子送达成功238万件次,电子送达成功率为46.3%。
完成12368诉服热线集中部署。借鉴12345政务热线模式,将分散在各家法院的12368诉服热线进行省一级集中部署,统一提供案件查询、法律咨询、诉讼指导等十多项服务,打造全省诉讼服务“总客服”。2021年以来,12368热线接听电话121万个,接通率、服务满意度均保持在99%以上。
为律师、老年人等群体提供精准服务。会同省司法厅、省律协共同推广应用律师服务平台,为律师提供网上立案、查阅卷宗、联系法官等35项服务。全省法院全部设立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诉讼绿色窗口,建立一对一导诉机制。对涉及赡养费、抚养费等民生案件,优先组织调解,优先审核立案。对出行不便群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把最优的环境、最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提供给群众,是人民法院的不懈追求。当前,全省法院正在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我们将以深化一站式建设为重点,推出更多便民利民司法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群众需求延伸到哪里、诉讼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来源《群众》杂志
华夏民意网编辑